第214期:《长春理工大学报》

躲不过的“洋节日”


   期次:第214期   作者:周莉 董济铭   


  节日,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喜悦;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孤清;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节日是人们或寄托相思、或传递美好的媒介,而随着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变化和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深入,西风东渐,记忆中的传统节日却离我们越来越远,“洋节日”渐居其上,成为社会生活的一大趋势。
  面对着五花八门的洋节日,我们的态度不仅映射出其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也反应出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渐渐深入。来自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王晓萌十分偏爱情人节的独特氛围:“我记得和男朋友一起在情人节的时候顶着大雪漫步,非常浪漫。”相比于中国七夕的内敛含蓄,西方的情人节似乎更多了一份炙热的活力和甜腻的浪漫。张法楠说起愚人节时笑得十分开心:“在充满着恶作剧的这一天,可以用玩笑的名义,说出自己平常不敢说出的话。”偷偷将饼干的奶油夹心换成牙膏、一元钱硬币涂上胶水粘在地下等人拾起……欢乐的年轻人,不放过一切“找乐子”的机会,而在愚人节的背景下,一切无伤大雅的玩笑都可以被原谅。
  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许多有着特殊含义的节日深受人们喜爱。“我每年必过母亲节。”经济管理学院的樊帆说,每到这一天,她都会买一枝康乃馨,写一张卡片,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母亲总是十分感动。对于性格内敛含蓄的中国人来说,对家人的爱往往羞于表达,这些“洋节日”给了他们诉说爱意的契机和勇气。温馨的圣诞节,浪漫的情人节和疯狂的万圣节,在很大程度上调节了大家平时单调的学习工作生活,也符合年轻人追求新奇和刺激的心理。相比起来,中国的传统节日则显得较为内敛严肃,樊帆认为,“每个西方节日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过西方节日能够让人感觉到轻松愉快,好朋友在一起聚一聚,玩一玩,比过年走亲戚来得更有乐趣。同时,西方节日具有日期相对固定的特点,这也受到很多分不清阴历、阳历年轻人的青睐。
  中国传统节日多数是与农业文明结合在一起,形式相对单调,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特别是近年来,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以前往往被“饮食化”的传统节日更是减色不少。
  但中国文化历来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在万圣节假面舞会上,有了“孙悟空”“葫芦娃”“许仙”的身影。更有眼光独到的商家,在圣诞节这一天,推出了“火鸡馅儿饺子”。
  我们也应该看到,不仅仅是中国人在过洋节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兴起中国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过起了中国节。在春节这一天,国外的街道上,也出现了灯笼、花灯,国外政府纷纷向中国致电、发贺信。
  今天的国际社会,是个国与国之间紧密联系的地球村,我们在汲取西方文化优秀精髓的同时,也应向世界展示优秀的中华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