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期:《长春理工大学报》

科技强校“有作为”


   期次:第211期   作者:田苗华   


  “十二五”期间,学校立足国家和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实施“科技强校”战略,不断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初步构建了海、陆、空、天、网络的发展格局,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承担了一批重量级科研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培养了一批高层次科研人才,实现了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关键词一:科研立项与科研到款在学校2013年科研产业工作会上,于化东校长强调,高水平科学研究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客观要求,学校科研产业工作要更多地加强谋划,在拓展科研立项渠道、提高科研立项层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推动科研产业工作进一步发展。
  2011年以来,学校不断加大管理和服务力度,累计投入科技创新基金和青年科学基金1000万元;先后两次对科研政策进行调整,修订了《长春理工大学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长春理工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长春理工大学重要科研业绩计算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在进一步规范科研管理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全校教师的创造潜能,426名教师担任理工类科研项目组长,221名教师担任社会科学类科研项目组长。
  “十二五”期间,学校新增科研立项 1624项,其中计划科研项目1110项、横向科研项目514项,同比增长52.63%。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立项,实现了高层次项目的持续增长,极大程度地凸显了学校的科研实力。
  在科研立项数量和层次大幅提高的同时,学校科研经费总量显著增加。“十二五”期间,科研产业到款累计8.9633亿元,与“十一五”同期相比翻了一番。其中,科研项目到款7.5663亿元,占总经费的84.41%;条件建设费到款1.397亿元,占总经费的15.59%。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科研经费到款突破2亿元,比“十一五” 末期整整增长了1倍。这个数字,是质的提高、结构的优化带来的量的增长。
  关键词二:科研团队与科技成果2015年12月7日,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姜会林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成为建校以来自主培养的首位院士,意味着学校在领军人才建设上取得重大成就,实现历史性突破。
  2011年以来,学校在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姜会林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佟首峰教授获评省属高校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被聘为国防973技术首席、1人入选装备发展部科技委咨询委委员、1人入选科技委咨询委顾问、2人入选装备发展部专业组专家、1人入选国防奖评审专家、7人入选长白山学者支持计划,培育出空间激光通信技术、高强度飞秒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先进光学系统与仿生光学等14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机电系统测控技术与仪器研究、半导体光电子学、固态激光技术与应用等10个吉林省科技厅创新团队。学校出版学术著作205部,发表学术论文6231篇,同比增长76.5%,其中SCI检索论文 905篇、EI检索论文 1114篇、SCI/EI检索论文占论文总数的32.4%,同比提高了10%。
  “十二五”期间,在“科技强校”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生了一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 174项,同比增加74%,其中国防科学技术奖16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1项、吉林省科学技术奖 38项、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37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5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45项。申请专利1130项,同比增长 2.78倍;授权专利 519项,同比增长3.68倍。
  关键词三:科研平台与科技服务2011年,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准立项建设;2013年,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它们的相继落地,标志着我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入“国字号”集群时代。
  5年来,学校新增39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包括空间光电技术、特种电影技术及装备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纳米操纵与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32个省级科研平台,与“十一五”同期相比增长近 1倍,承担重大、重点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通过国防科工局评估,成为我国光电子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单位;空地激光通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研究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纳米测量、纳米操纵与制造领域的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2013年,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给学校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契机。“十二五”期间,学校完成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259项,创造经济效益9095.1万元,解决了一批省内企业核心关键技术难题,有力推动了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学科技园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2亿元,实现利税3917万元。